查看原文
其他

用历史学语文

2017-06-04 稀土瓦 小学生爱历史


语文教育,好像是一个“怪三角”。

一个角是公认的“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如果说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苏步青,“母语教育是文化的命脉”--李明宇。

另一个角,是多数中小学生对语文课有厌倦情绪,不爱上语文课。

另一个角,社会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严重滑坡。

难道我们学的是假语文啊?思考下面的几个问题:

问题1、语文是什么?

“语文”这个词是1949年才出现的,大概是语言和文字的意思,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问题2、语文有什么用?

语文首先是一种能力,通过表达、交流、获取信息体现出来的生存能力,通过是非判断、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表现出来的发展能力。

其次是一种素养,通过对诗词歌赋小说散文等语言形式欣赏、创作体现出来的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

最后,语文才是一门知识,一门关于语言和文字、文章的知识课程。

如果把语文作为一门单纯的知识课程,围绕着百十个所谓核心知识点讲来讲去,考来考去,那就有点舍本逐末了。

问题3、语文的起源在哪里?

语言、文字起源于五千年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文学是艺术化的语言,是言语的艺术结晶。词语、典故、成语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

问题4、语文知识产生的方向?

每一个典故,每一个成语都有它的出处,都是一段故事,都是五千年中华文明中一段历史。可以说语文知识产生于历史,历史 ➜ 语文,是语文知识的产生方向。

问题5、中小学是怎么学习语文知识?

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通常是先亮出一个成语、典故,或是一首诗词歌赋,然后再由老师补充一下它的出处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去理解,可以说学习方向是:历史 ⇦ 语文,与知识产生的方向正好相反。

老师补充历史背景知识少了,讲不透,补充多了课时又不够,一颗颗珍珠一样的成语典故散落在大海里,泛起的波纹连贯不上,最后就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知半解,既无趣又无效果。


宏观大环境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小环境是我们可以作为的!虽然我们没有能力改造学校语文教育,但我们可以“用历史学语文”的方式去补齐失落的历史。通过在河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两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们更有底气向您介绍这个学习方法。



用历史学语文

从开天辟地,三皇五帝,夏商周,系统的去学习历史,给小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轮廓,让孩子们自己讲故事的方式,把年代、人物、历史事件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让有机联系的知识还原它们本来的面目,不再是割裂的知识碎片。

讲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美女褒姒笑了,周幽王因此奖励了出这馊主意的虢石父一千金,成语“千金一笑”只需点一下,无论是本意还是引申意,小朋友们瞬间比一些语文老师恐怕讲的都明白。

讲到了周武王去伐商,大军过河的时候,一条白鱼跳到船里,成了周武王的盘中餐;大军在岸上安营扎寨的时候,一只火红的鸟落在周武王的大帐上。这都是上天给的好兆头,预示伐商大业必将成功。顺势总结成一个成语“白鱼赤乌”,这样一个很少成人了解的生僻成语跃然而出,更不要说牧野之战中出现的“前徒倒戈”、“血流漂杵”、“恶贯满盈”几个成语了。学生不但明白意思,还会给你讲出大段的历史背景故事。

当讲到重耳流浪到卫国吃了闭门羹,“五鹿乞食”那段文言文被一年级小学生读的格外熟练,尽管有的字不认识,甚至有个别词不认识,但完全不影响他们对这段文言文的理解,就是因为他们是按照文言文产生的方向来学习的。这段文言文记录的是这段故事,既然对故事那么熟悉,怎么会对记在纸上的文字不熟悉呢?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过了五鹿,没要到饭,虽然精神食粮有了,但肚子还是饿呀,于是又有了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故事,于是有了寒食节,又演化到了清明节的习俗。

学到了爱好旅行的周穆王,乘坐造父驾驶的八匹马豪车,在瑶池与西王母约会,并相约再见,于是便有了唐朝李商隐的那首《瑶池》:

瑶 池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这首诗里的瑶池、阿母、黄竹、八骏、三万里、何事、不重来,都是历史中的故事,不完全了解那段故事,恐怕是很难理解透这首诗。

在讲到周武王伐商、周公祷告周武王健康、周公东征、召公劝谏周成王时,顺便把他们的讲话列了出来。他们的讲话是什么?是《尚书》里的一篇篇经典文章啊,这么枯涩难懂的古文一旦放在那段故事中,小学生也觉得亲切了很多,用那古文还可以印证一下历史。

在讲到西周最早起源于三皇五帝帝喾的儿子弃时,顺便亮出一首《诗经·大雅·生民》,看看诗经中是怎么刻录弃的出生、成长、爱好的;在讲到周族的祖先公刘带领族人迁徙到了豳地,趁势拿出《诗经·大雅·公刘》,记载公刘带领族人迁徙豳地,建设新家园的经过;《诗经·豳风·七月》记录了他们种地、打猎、摘桑养蚕、建房酿酒、收割庄稼。诗经本来是难懂的,但从历史的方向去了解它,反而又促进了对历史的了解,所谓以史学文,以文学史,相互促进,变得有趣。

我们就像这样,通过系统的去学习历史,把与之相关联的语文知识揉进去,引申出来,在讲故事中积累了大量的成语典故、诗词歌赋,而且全部是有机相联的,想忘记恐怕都很难。



用文物学历史

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如果觉得讲故事还不够有趣,那我们就走出去如何?

讲到伏羲女娲时,会给同学们介绍涉县的娲皇宫,会给同学们介绍东汉的《伏羲女娲石雕》和唐代的《伏羲女娲麻布画》,证明两千多年前就有这个传说。

讲到大禹治水时,会告诉同学们有一件三千年前的文物《遂公盨》,那里面的铭文就刻录了大禹治水,以及大禹以德治国的故事。

在讲到了石器时代、农业起源、陶器的时候,我们干脆带着孩子去了河北博物院《石器时代的河北》展厅。

讲完了商朝灭亡,西周建立,我们推荐同学们去了安阳的殷墟和汤阴的羑里城。

讲到桐叶封唐和晋国的历史,同学们假期去了太原的晋祠和山西博物院,学完了齐国历史,好多同学假期又去了山东博物馆。

文物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物化了的文化。

文物本身就凝聚了很多成语,比如看到鼎,我们会想到一言九鼎、问鼎中原;看到玉,我们会想到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看到钟,我们会想到钟鸣鼎食;看到戈,我们会想到枕戈待旦。据统计与玉有关的字有117个,有关的成语有360多个,与鼎相关的成语就更多了。现在的许多成语都能在文物上找到渊源。

有历史知识的积累,才能看懂文物;通过文物欣赏又反过来促进了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扩展。两者的提高同时有促进了语文知识的积累。这三个是互相促进的,在课程中涵盖与内容相关的文物精品,一方面拉近我们与历史的距离,让历史鲜活起来,让学习更有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们欣赏文物的水平,使他们进到博物馆能看进去,会说出来,爱上博物馆。


用历史学语文的收获

因为讲故事,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因为古人的智慧和谋略,锻炼了学生的是非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

这两样算是学语文最基础,最重要的。

与历史相关,牵出来的典故成语、诗词歌赋,因为是按照那些知识产生的方向来学习的,学生会感觉亲切,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理解会非常深刻,真正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最后,学语文最不重要的,但又是学校里最看重的,是把语文当作知识来考核,我们一点也没落下。

赶紧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用历史学语文”的乐趣吧,跟随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坚持免费学起来。【完】


1、用历史学语文的意义

2、二年级第一学期历史课目录

3、分享一点带孩子在家自学奥数的经验

4、小学生英语阅读,您知道不


关于 “小学生爱历史”
*以历史为载体的小学大文科教学研究是由河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张若青老师进行的教学实验。筛选了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音视频、漫画,用讲故事的方式快乐学习历史,同时提高语文和地理知识水平。

教学思路是:一个主线两个扩展。以系统学历史为主线,建立历史整体轮廓;一方面扩展相应的语文知识,用历史学语文;另一方面扩展文物知识,用文物学历史,借助触手可及的文物和古迹拉近历史,让历史知识鲜活生动起来。

*教学实验团队,甄老师进行课程设计,张若青老师备课主讲,甄卓同学助教。在河北师大实验小学二年级四班进行教学实验,我们是学校教育,不是培训机构。

*免费公益示范教学实验已经进行了两年,取得了一点成果。我们把所有的课程设计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中发布。欢迎有兴趣的家长参照这些课程设计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同步学习,并加入到我们的教学研究中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